日前,深圳龙岗一小区发生电梯事故,一电梯在运行途中发生故障停在负一楼,11人被困电梯里,呼叫无援。幸亏其中有一人精通土木,设法砸墙挖了一个洞,11人方才脱险得救。然而,戏剧性的结尾,并没有减轻人们的担忧:若果不是停在负一楼呢?若果没有这位善于挖洞的高人呢?总之,电梯安全并不是一个轻 松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智能化、科技化程度大大提高,电梯的普及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谁来保障的电梯安全性?不出事,皆大欢喜;一出 事,分分钟是夺命惨剧。光是近两年,电梯故障带来的惨痛教训,令人触目惊心:今年9月,广州东站站台一处下行手扶电梯突然变速,数十人一起跌倒,多人受 伤;去年5月,深圳罗湖一女护士出电梯时,电梯突然运行,女护士惨失生命;2012年9月,上海某商场电梯门自动打开而电梯未到,一女顾客失足从6楼摔 下;同一年,合肥一小区电梯突然下坠,从9楼摔到1楼,一人重伤……
我们有必要不厌其烦地“老调重弹”:比如绷紧神经、定期检查;对于电梯可能出现的种种异常,提前有所察觉;该维修的维修,该更换的更换,等等。 不过,我们更需要思考另一种情况:明明进行了维修保养,但依然无法阻止事故的发生。很多出事的电梯,也都经过了如期的年检。问题出在哪里呢?电梯维修保养 服务并非厂商直接提供,维修者得不到厂商维修保养技术,也没有原装配件。在维修技术上,难免打了折扣。更可怕的是,他们往往会采用一些非原装的廉价配件, 后者的质量更是无法保证,有业内人士向媒体透露:“修比不修更危险”。如此看来,呜呼哀哉。
怎么避免以上情况?由厂商直接提供维修保养服务是最好的路径。电梯的安装与购买,不能是一锤子买卖,而应当实行“终身负责制”,完善的售后服 务,包括保养、维护、定期监控等,都需要厂家一一跟进。当然,这不能光靠厂家的自觉性,也要在制度层面完善相关监管机制。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尝试建立由 电梯制造企业对电梯的质量安全终身负责的机制。如果在服务期内一旦出问题,就由厂家负全责。电梯使用到达使用期限,当即报废,马上更换,绝不拖拉。
电梯质量安全终身负责机制对厂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厂商负责的不仅仅是生产线上的产品,还包括所有的用户使用情况,这需要厂商建立起一套完善的 售后服务管理体系,即对所有出售的电梯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定期回访客户,跟进客户在使用电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电梯的“健康”情况长期跟踪。目前,国内 一些城市已试点电梯“黑匣子”,既能记录、监督维保人员履责情况,还能实时远程监控,在异常情况下会自动报警。“黑匣子”连接的监控中心还能通过视频安抚 乘客、指导自救,以科技筑牢安全网,若不这样,难堵安全漏洞。
在这个高度智能化、电气化的时代,如何让电子(机器)设备与人和谐相处,将成为城市管理之考验。目前,不仅仅是电梯,还有汽车、地铁、空调、下 水道、通讯设备等,都为人们高度依赖。如果某一天这些系统突然失灵,有可能会让城市陷入混乱,甚至成为灾难。美国科幻片《机械公敌》所描写的,说不定就会 成真——一个对人类充满敌意的机器世界。如果我们对电子(机器)设备只管使用、疏于维护保养,它们就会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