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体经济形势并不乐观的背景下,我国电梯行业依然保持了稳健增长的态势。2013年行业增速超过预期,多数厂家日子过得相对滋润。对于已经到来的2014年来说,电梯行业能否继续保持高增长?尤其是《特种设备安全法》实施后,电梯行业将产生哪些变局?哪些企业有望成为市场主角?哪些技术将主导行业发展?本期电梯周刊组织专题,对2014年电梯行业发展进行预测分析。
《特种设备安全法》明确了电梯制造单位的安装维保责任,越来越多的招标采购单位将相关要求写入招标文件中。
图为评审专家正在根据投标文件评标。
产销量增速放缓增量可观
虽然近两年我国电梯产销量增速有所放缓,但增量依然可观。2012年全国电梯产销量52.9万台,比2011年增长15.8%。来自中国电梯协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电梯产销量约为60万台,依然保持了15%的增长幅度,超过预期。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对电梯市场有一定的影响,但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实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以及全国大中型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商品房电梯产销量的下滑。总体来看,电梯行业还将继续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业内专家表示,增量不减、增幅回落将成为未来几年中国电梯市场发展的常态,这意味着2014年我国电梯产销量还会保持稳健增长,预估增长幅度仍能保持在10%以上。
过去,电梯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但近两年三四线城市的电梯需求量增速较快。随着大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减少,一些小城镇逐渐成为房地产商开发的新阵地。另外,一线城市老旧电梯开始增多,电梯更新改造项目增多也成为新的市场亮点。
群雄逐鹿市场竞争加剧
虽然电梯市场容量每年不断扩大,但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电梯制造厂家数量过多,导致整体产能过剩,供需不平 衡;另一方面,由于人力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电梯企业成本增加,整体行业利润降低。一些大的制造厂家为了保证市场占有率,只能降价销售,而那 些曾经依靠价格优势赢得市场的中小企业将会丧失部分市场。
在此背景下,电梯企业扩张步伐却并没有放缓。无论是知名的外资品牌,还是近几年崛起的自主品牌,纷纷通过建厂"跑马圈地",试图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比如,2012年9月奥的斯重庆工厂的建成、2013年4月通力昆山新工厂的投产、2013年7月日立电梯成都新厂的开业。另外,江南嘉捷、博林特、康 力、申龙等自主品牌也在不断新建工厂、扩大产能,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可见,整个电梯行业已形成群雄逐鹿之势。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行业品牌集中度会更 高,缺乏核心技术、长期依靠价格战的中小企业将被逐渐淘汰。
自主品牌上市企业优势彰显
2010年开始,中国电梯企业迎来上市潮,康力、江南嘉捷、博林特、广日等自主品牌电梯企业陆续走进资本市场。上市为电梯企业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无论是品牌知名度还是业绩都有较大的提升。
自2010年康力电梯上市以来,业绩一直呈现上升势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8.24亿元、10.90亿 元、16.03亿元和、18.23亿元;实现净利润0.84亿元、1.20亿元、1.51亿元和1.87亿元,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22%。
2013年前三季度,江南嘉捷实现收入17.88亿元、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7.14%、57.65%。
2013年前三季度,博林特实现营业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11.7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277万元,同比增长27.29%。
从以上几家电梯上市企业表现来看,业绩增长幅度均高于行业整体水平。随着电梯上市企业知名度进一步扩大、研发实力不断提升、营销服务网络逐渐完善,2014年优秀自主品牌尤其是电梯上市企业的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凸显。
政采市场需求高涨
在商业市场前景不太明朗的前提下,电梯政府采购市场需求日益高涨。从近几年政府采购电梯数据来看,2011年全国电梯采购规模为35亿元,2012年电梯采购规模为48亿元,而2013年这一数字达到了60.9亿元,年增长幅度超过30%。
按照以往发展势头,2014年政府采购电梯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0亿元。根据《政府采购信息报》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国电梯公开招标金额达到 5.8亿元,高于近几年同期水平,为2014年开了个好头。政府采购电梯市场需求量较大,这与近两年大批保障性住房、轨道交通、市政工程、医院学校等项目 建设增多不无关联。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将完成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目前大部分城市都按照规划已完成相应的目标,今明两年是完成总任务的关键时期。据了解,安徽合肥、山西大同等城市均已把保障性住房配套项目纳入了政府采购的范围,相应的电梯采购也会陆续进行招标。
此外,医疗教育系统电梯采购增速明显,这也是支撑政府采购电梯市场持续升温的主要动力之一。
安装维保走向产业化
2014年1月1日,《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实施,为电梯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备受关注的安装维保成为该法强调的重点。该法要求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 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依照本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电梯制造单位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电梯安装、改造、修理的,应当对其安装、改造、修理进行安 全指导和监控,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校验和调试,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安全性能负责。
电梯的维护保养应当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依照本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安装、改造、修理单位进行。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在维护保养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并负责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可以说,《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电梯安装维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整个市场来看,安装维保不到位、不规范等现象普遍存在。为了避免这一情形的出现, 一些厂家开始采取安装维保措施,提高安装维保质量,确保电梯使用安全,努力为客户提供销售、安装、维保等"一条龙"服务,安装维保走向产业化已是大势所 趋。
电梯责任险加速普及
今年1月,江苏省质监局与人保、平安、长安责任江苏分公司三家保险公司在南京签约,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四城市先行试点电梯责任保险,并逐步在全省推行。截至2013年底,全省电梯保有量达30万台,居全国第二。江苏省是继广东之后第二个实施电梯责任保险的省份。
江苏省电梯责任保险投保类型分为三类,由电梯产权人、维保单位、检验机构共同承保,住宅电梯投保保费比例为2:3:5;非住宅电梯投保保费比例为 5:4:1;别墅电梯由产权所有人单独全额投保,电梯使用者的经济负担得以减轻。该险种分主险(第三者责任险)和附加险(雇主责任)两部分,垂直电梯、自 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新安装电梯保费的基础价格分别为93元、95元和98元。
电梯领域引入商业保险,能够加速事故发生后的责任划分,避免权责不明、相互推诿情况的发生,保障电梯乘客及时获得救助和赔偿,也为电梯产权方或运营方分散了风险。
据了解,北京市将对轨道交通电梯试点引入责任险,云南、贵州、江西、湖北襄阳等地也有推广电梯责任险的计划。伴随着广东、江苏等地案例的成功,2014年电梯责任险推广将进入加速期。
电梯安全监管智能化
电梯保有量的增加,对电梯安全监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了解,目前我国电梯保有量约300万台,面对庞大的在用电梯数量,如何降低电梯安全事故率,成为监管部门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
物联网技术在电梯领域的应用,实现了电梯安全监管智能化。2009年,太原市质监局开始推广电梯信息化系统,电梯维保监管开始迈入了智能化时代。
2012年,北京市质监部门为2000余部电梯装设联网报警器,实时监测电梯运行状态,以此作为电梯物联网试点。
杭州、厦门、南京等地也先后把物联网技术融入了电梯安全监管。据了解,所谓电梯安全监管物联网技术,就是为电梯安装一部传感器,并与互联网和手机相连, 它可以在24小时内不间断地向上一级平台传输信息。从而保证电梯发生故障时,维保人员第一时间收到信息,做出应急处置,进而提高监管效率,有效避免安全事 故的发生。
随着物联网技术日益成熟,监管部门、制造厂家以及用户等对电梯安全的不断重视,2014年将被视为物联网电梯技术发展元年,越来越多的城市会把物联网技术引入到电梯监管体系。
安全节能技术持续升级
每一次技术升级,都会带来行业的变革。但对电梯行业来说,安全节能依然是2014年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受近两年频发的电梯安全事故的启示,无论是行业还是电梯厂家都提高了电梯安全标准。2012年实施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在"防碰挡板"、"防夹装置"、"扶手带下缘距离"、"使用须知"以及"制停距离"等5个方面进行了修订。
新国标首次将SIL电气系统安全等级标准运用于扶梯。对于扶梯超速保护、逆行保护的失效率,新国标允许每运行一千万个小时失效一次。对于扶梯梯级,新国标要求一个梯级被乘客踩踏500万次后,不允许有裂纹。
永大电梯成功研发了"抱闸力侦测"和"溜梯自救"两项安全技术专利,从根本上避免了由于抱闸失效而导致的电梯安全隐患。
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能量回馈技术等应用,让电梯变得更加节能。今年5月,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电梯展将在广州举办,相信在本届展会上,会有更多的安全节能产品呈现,值得期待。